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李泌二首(原注:录二首之一。) 宋末元初 · 黎廷瑞
五言绝句 押麻韵
一副黄台话,离离咏种瓜。
都来三十字,救得两官家(自注:肃宗建宁王,有谗广平王者。李泌举《黄金台瓜辞》云云,今陛下已一摘矣,慎勿再摘。广平王代宗也。德宗欲废太子立舒王李泌再三举此以谏,顺宗获全。)
李泌建宁王挽辞 清 · 汪中
 出处:容甫先生遗诗卷一
唐建宁王倓既以谗死大历三年加谥承天皇帝遣使迎丧彭原既至城门丧輴不动代宗李泌曰岂有恨耶卿往祭之以白朕意且卿及知艰难定策者为挽辞二解追述志命挽士唱因进酹輴乃行观者皆为泣下今集亡其辞为补之云尔
出延秋兮涉渭波,尘冥冥兮日不华。
我马西兮又以北,霾朱轮兮血出漉。
天命在兮二京复,二京复兮嘻乎吾不见。
父生我而死之兮又何怨,万乘安兮心所善。
灵之馁兮翔彭原,望周京兮蔽以山。
奉君往兮独后还,悼昔轨兮过城陌。
候铜龙兮安可得,郁苍苍兮建陵
皇孙俶等为郡王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四
分命本枝。列于庶位。
博考方册。斯为大猷。
皇太子之子俶等。观其器识。
日以通敏。仁和之性自然。
忠孝之诚克备。率由礼度。
能禀义方。学既著于崇儒。
材可使于从政。爰兹拜职。
宜从紫绶之荣。勉尔修身。
式副绿车之宠。可封俶为广平郡王
儋为南阳郡。倓为建宁郡
佖为西平郡。仅为新城郡
僩为颍川郡。又封庆王之子俨为新平郡
伸为平原郡棣王之子僎为汝南郡
侨为宜都郡荣王之子辅(新唐书表作辅传作俯旧唐书传则又作佩)济阴郡
偕为北平郡。仪王之子侁为豫章郡(按新书传作钟陵郡王世系表作临川郡旧书传作供钟陵郡王并其名亦复互异矣)
(新书传表俱作僆旧书传作健)广陵郡颍王之子伸(与庆王之子同名新旧书皆同)荥阳郡
永王之子㑥(新书传表俱作㑥旧书传作玚)襄城郡。寿王之子伾(新书表传俱作伾旧书传则作径)济阳郡
延王之子倬为彭城郡。济王之子傃为永嘉郡
齐王承天皇帝挽歌 盛唐 · 皇甫冉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引用典故:旧居代邸 文园
礼盛追崇(一作宗)日,人知友悌恩。
旧居从代邸,新陇入文园
鸿宝仙书秘,龙旂帝服尊。
苍苍松里月,万古此高原。
唐 · 李泌
青青东门,岁晏复憔悴(见《邺侯家传》)
良弓摧折久,谁识是龙韬(见《吟窗杂录》卷二四《历代吟谱》,建宁王哀词二首(末句))
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出琉璃眼(《赋》)
肃宗破贼疏 唐 · 李泌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八
贼掠金帛子女。悉送范阳
有苟得心。渠能定中国耶。
华人为之用者。独周挚高尚等数人。
馀皆胁制偷合。至天下大计。
非所知也。不出二年。
无寇矣。陛下无欲速。
夫王者之师。当务万全。
图久安。使无后害。
今诏李光弼太原井陉郭子仪冯翊河东
史思明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离长安
是以三地禁其四将也。随禄山者。
阿史那承庆耳。使子仪毌取华。
令贼得通关中。则北守范阳
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
其精卒劲骑。不踰年而毙。
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
去剪其疲。以所徵之兵会扶风
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徐命建宁王范阳节度大使
北并塞与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阳
贼失巢穴。当死河南诸将手。
必得两京。则贼再强。
我再困。且我所恃者。
碛西突骑西北诸戎耳。若先取京师
期必在春。关东早热。
马且病。士皆思归。
不可以战。贼得休士养徒。
必复来南。此危道也。
求言诏 唐 · 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七
昔予太祖太宗之御天下也。功格二仪。
不私于己。化覃万宇。
犹问于人。外与公卿大夫讨论政典。
内与鸿生硕老演畅儒风。日旰忘劳。
时称至理。犹复旁求谏诤。
俯察讴谣。广延不讳之书。
载建登闻之鼓。于时中朝无阙政。
四海无疲人。历代是遵。
列圣相轨。朕承天序。
祗奉睿图。战战兢兢。
日慎一日。于兹十六年矣。
何尝不励精理道。欲得忠贤。
虚己清心。日有所待。
直词谠议。时或罕闻。
五谏七臣。人其安在。
眷怀于此。耿叹良深。
顷以任非其人。凡事壅蔽。
今则巳惩厥罪。正乃惟心。
式伫嘉猷。庶裨不德。
自今巳后。谏官所献封事。
不限早晚。任进状来。
所繇门司。不得辄有停滞。
如须侧门论事。亦任随状面奏。
即便令引对。如有除拜不称于职。
诏令不便于时。法禁乖宜。
刑赏未当。征求无节。
冤滥在人。并宜极论得失。
无所回避。以称朕意。
其常朝官六品巳上。亦宜准此。
其击登闻鼓者。金吾将军收状为进。
不得辄有损伤。亦不须令人遮拥禁止。
其理匦使但任投匦人投表状于匦中依常进。不须勒留副本。
并接时妄有盘问。方便止遏。
欲使万邦之事。无隔于九重。
献替之谟。不遗于听览。
又自顷军严未解。政或随时。
多逐权宜。未归理本。
宜委中书门下即与诸司长官。各举所司遗阙。
商量釐革处置。作条件闻奏。
昭宣轨度。永备彝伦。
便俗安人。典章式叙。
宣示中外。咸使知闻。
追谥齐王承天皇帝 唐 · 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七
齐王承天祚之庆。
保鸿名之光。降志尊贤。
高才好学。艺文博洽
智略宏通。断必知来。
谋皆先事。识无不达。
理至逾精。乃者寇盗横流。
銮舆南幸。先圣以宸扆之恋。
将侍君亲。惟王以宗庙之重。
誓宁家国。克协朕志。
载符天时。立辨群议之非。
同献五原之计。中兴之盛。
实藉奇功。景命不融。
早从厚穸。天伦之爱。
震惕良深。流涕追封。
胙于东海。顷加表饰。
未极哀荣。夫以参旧邦再造之勤。
成天下一家之业。而存未峻其等。
殁未尊其称。非所以旌徽烈明至公也。
朕以眇身。缵膺大宝。
不及让王之礼。莫申太弟之嗣。
所怀靡殚。邈想逾切。
非常之命。宠锡宜。
敬用追谥曰承天皇帝。与兴信公主第十四女张氏冥婚。
谥曰恭顺皇后。有司准式。
择日册命。改葬于顺陵
仍祔于奉天皇帝。同殿异室焉。
田承嗣官爵诏 唐 · 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七
昔在虞舜。舞干羽于两阶而苗人服。
汉高帝陆贾宣赦南越。光武亦下玺书招附窦融
然则太上以德抚人。其次因时制宜。
其或有阻兵梗化。未从纪律。
将畏刑以纾祸。俟文诰而斯怀。
则明恕之道。宥过为大。
其来久矣。永州刺史前魏博等七州节度观察处置管内支度营田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太尉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魏州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雁门郡食实封一千户田承嗣
顷因封壤之外。或收郡邑。
是以下尺一之诏。徵县道之师。
贬刺零陵。式彰典宪。
而国家十连将帅。千里旌旗。
车骑襁属于山河。楼船锁结于淮海。
承嗣辕门宿将。方面旧臣。
授钺持衡。素经委遇。
乃缮甲修备。越河应敌。
然未离魏郡。婴垒自固。
频遣章奏。申闻款诚。
恳祈革心。永用迁善。
又闻聚族兴叹。常思更新。
废食遗寝。沈忧成疾。
夫为君上者。承天子人。
兼宥广覆。一夫不获。
则曰时予之辜。今河南河北之人。
皆朕之人也。岂不可念。
隐恤求逞其心。令其父兄乘城。
子弟攻取。矢石之下。
骨肉相残。邑里之閒。
敌雠交毙。而又兵连祸结。
廪饩取资。暴赋急征。
井闾殚竭。男释耒耜。
女废蚕桑。流离冻馁。
挤于沟壑。而欲劳师黩武。
必举彝章。终夕惟虑。
诚所未忍。且使苍生罹此涂炭。
皆繇朕司牧无方。非朕不德。
谁之过也。今将损膳撤悬。
内省归咎。以宽承嗣
宜并复承嗣本官爵。仍委在彼勾当军州事。
不须入朝。弟庭琳及子侄等。
凡所连坐贬降者。一切释放。
并还本官。仍各依旧职掌驱使。
其魏博相卫等管内诸州各判官兵马使以下。及州县将吏百姓。
及汴宋过河将袁奉圭祝并将士等。并从原宥。
一无所问。于戏。
以欲从人。必求诸道。
泽渚时禁。仁有被于泉流。
麛卵不伤。德可怀于鸟兽。
今则偃戈。务全兆庶。
以兹明诚。上答天眷。
公卿百辟。悉朕意焉。
大历八年夏至大赦文 唐 · 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九
古帝王。顺时行令。
北至之炎燠。应南风之长嬴。
必事无刑。解网申惠。
之气。而代天理物矣。
朕获奉圭璧。虔恭郊庙。
一纪有馀。承累圣之鸿业。
为兆人之父母。战战兢兢。
恐不克济。而天地幽赞。
阴阳化育。关辅之内。
农祥荐臻。嘉谷丰衍。
宿麦滋殖。闾阎之閒。
仓廪皆实。百价低贱。
实曰小康。此皆上帝报贶。
烈祖储祉。卿士存诚。
黎元尽力之效。思与万方百辟。
咸共乐之。而未能也。
况或抵常宪。累然就拘。
辨对官曹。幽闭狱户。
永惟械系之惨。追复冒犯之繇。
皆自王化之未醇。风教之多阙。
俾民忘耻格。俗亏礼让。
陷在刑典。久于狴牢。
顺阳助生之时。积冤蔽感伤之气。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顾諟钦恤。诚切伤痛。
用申在宥之旨。庶洽惟新之令。
大历八年五月二十五日昧爽巳前。天下系囚见徒。
及巳发觉未发觉。巳结正未结正。
死罪并降徒。流巳下罪并宜放免。
敢以赦前事相言告者。以其罪罪之。
亡命山泽。挟藏军器
百日不首。复罪如初。
承天之叙。则三时有成。
自中形外。则四海蒙福。
嗟尔庶士。谅悉予怀。
代宗皇太子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五
臣某言。
臣闻君父之命。
诚不合辞。
臣子之心。
固无所隐。
隐之则有累天鉴。
辞之则有负国贞。
在无隐而不言。
虽禀命而非孝。
臣所以省躬审分。
让德推贤。
沥恳上闻。
冒严亟请。
丹诚罔感。
皇眷未昭。
战兢失图。
精爽飞越
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伏以国之上嗣。
古曰元良
观象于天。
应前星之环极。
取法于地。
视少海之朝宗。
必访蓍龟。
以承主鬯。
臣幼非乐善。
长未好儒。
慈奖特深。
愚蒙不易。
教之羽籥。
有昧乐章。
训以诗书。
终迷义府。
游亏四老。
才乏五官。
人莫系心。
德非守器。
顷者外统偫帅。
录尚书
窃惧任崇。
以忧官谤。
今谬尘博望
猥辱寿春
位登青宫。
礼绝朱邸。
且乖人望。
载黩朝经。
循名责实。
未足承天之序。
舍长立贤。
亦犹行古之道。
伏惟陛下博求公议。
允纳微诚。
更择温文。
俾膺继绍。
远想伯夷之让。
用升季历之材。
则至公大行。
天下幸甚。
无任恳迫屏营之至。
谨奉表陈让以闻。
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承天皇帝哀册文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九
维大历十三年岁在戊午四月丁未朔六日庚子
齐王谥曰承天皇帝
兴信公主季女谥曰恭顺皇后
天宝十五载
会有国难。
王首建大议。
扈先帝于朔陲。
其年八月
薨于行在。
某年某月。
追封齐王
今上亲亲念切。
册赠大号。
大历十三年六月
迁座于咸阳
银棨传曙。
金根在驭。
出仙禁兮逶迤。
指横桥兮西去。
乃诏礼仪使工部尚书祖奠于行宫。
礼也。
圣慈友爱。
痛结天伦。
爰命作册
授之儒臣。
其词曰。
天祚我唐。
帝系其昌。
鸿明皇皇。
子孙保光。
长发其祥。
倬生贤王。
英华外扬。
五色含章。
聪敏明粹。
孝友纯至。
文丽春华。
神清颢气。
所全者德。
不有其贵。
昔在开元。
锡羡其蕃。
储后爱子。
天皇弄孙。
胜衣趋拜。
即启东藩。
山委庆赉。
云翔渥恩。
紫殿丹台兮相属。
临洞窅窅兮沈沈。
联日光以金支。
炜芳萼于瑶林。
甲观宴兮承颜数。
门侍兮钟爱深。
既闲详于占对。
亦自守于冲退。
忘外事之婴拂。
服前言之箴诲。
谓欢娱之未更。
何艰否之相会。
云雷遘屯。
洛阳
乘舆南幸。
定议北巡。
上戴君父。
协于天人。
中兴之业。
实赖经纶。
如何上元
不假之年。
丹误金鼎。
尊空玳筵。
轸于震恸。
泽漏重泉。
东负苍海。
锡其土田。
顾谋始之言博。
谓饰终之恩薄。
崇章大号。
自我天作。
梁国之旌旗。
鲁侯之礼乐。
备物宫庭。
巍巍宠灵。
宝符玉牒。
照曜青莹。
仙驾帝仪。
上升紫冥。
邦媛之妹。
妇道不踰。
辞金屋
久闭珠襦。
锡以象服。
合于鲋隅。
呜呼哀哉。
出国门兮苍山转。
辞白日兮长安
惊飙落于桂宫。
零露沾于兰坂。
建翠凤兮葳蕤。
瞻辂马兮迟迟。
寿宫闭兮与天毕。
玉座深兮无晓时。
嫔嫱俨兮侍新寝。
凫雁游兮非故池。
戢神辉之杳霭。
结吾君之眷思。
唯鸿勋之不泯。
渺然终古兮同斯。
谥承天皇帝文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九
维大历四年岁次已酉五月甲辰朔十二日乙卯
皇帝遣使某官某乙持节册命曰。
于戏。
稽于古典。
考于谥法。
戚藩升号。
礼或阙文。
爰自先朝。
特追尊谥。
盖以长而教顺。
岂私亲而立制。
合之殊礼。
允属元勋。
天下至公。
不可废也。
尔故齐王某。
庆禀霄极。
气陶元和。
孝彰纯行。
忠表令德。
学师申穆。
文友徐陈。
东平之诏。
尤推达礼。
南阳之牍。
可谓知微。
静而有谋。
敏亦能断。
往以王室多故。
翠华西巡。
缅怀家邦。
首建大义。
上戴君父。
绍开中兴。
五原之兵车。
复四海之疆宇。
懋此徽烈。
屈于流运。
爱深同气。
痛结中肠。
顷虽褒扬。
犹未佥允。
言念经启之功。
载加饰终之数。
爰革旧典。
追崇大名
是用册王曰承天皇帝
改置园邑。
从飨清庙。
赠以黄屋左纛。
龙旂九旒。
必备王者之仪。
用极送哀之礼。
庶荣厚穸。
有歉于怀。
呜呼明灵。
尚服休命。
覆四陵七庙礼例奏 唐 · 刘敦儒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
朝拜陵寝。
礼经无文。
列圣相沿。
久为故事。
就中四陵。
尤乖典礼。
请如太常所奏。
其二太子庙
谨按礼记云。
殇于无后者。
从祖祔食。
又曰。
王不祭殇亡。
又曰。
有阴厌。
有阳厌。
阴谓嫡殇也。
注云。
宗子之殇祭于奥。
尔雅云。
西南隅谓之奥。
此明幼殇而死。
故祭于祖庙阴闇之处也。
阳厌谓祭庶殇也。
疏云。
祭于宗子之家。
祖庙之内。
当室显露之处。
故曰阳厌。
所以明嫡庶也。
过焉以往。
则不祭也。
伏以惠昭太子位登诸⿵(门专)
业当主鬯。
亲则高祖神尧皇帝之宗子
属则于皇帝为伯祖父。
虽礼文于旁亲无服。
而骨肉之恩。
不移于宗子
若坎室于德宗皇帝内西南隅。
迁祔神主。
以特牲展祭。
不举乐。
无折俎。
去元酒。
不告利成
庶合古礼。
若准魏晋故事。
晋悯怀太子太子哀太孙仲太孙
皆于祖庙北墉置阴室。
岁时祔飨。
以至亲尽。
今伏以国家变三代之典。
东汉之制。
九庙既有周殿之隘。
一室难修处奥之仪。
况别庙阴室。
具为变礼。
依前享献。
于事为宜。
其庙请不废。
礼官或云。
惠昭太子东宫之日。
已过殇年。
若合祼享宜同祭。
臣以为古处于奥。
今祀于庙。
虽不以成人而别。
以合过殇之礼矣。
又或云。
若以成人。
合有主后。
臣以为惠昭太子裔嗣皆在宫中。
若未胜冠。
自宜抱奠。
文以同姓为尸者。
今但令宗正官属主奠。
即雅符祀典矣。
其文敬太子
生非系本之重。
殁有追命之荣。
今于皇为曾叔祖。
非大功之亲。
礼经为庶。
而服属已远。
列于常祀。
实为非经。
请依太常所奏。
又隐太子以下神主。
或累朝嫡嗣。
或圣代名藩。
今其子孙。
皆居列土。
因缘食禄。
亦谓承家。
各令自列庙祧。
用申严配。
臣伏详开元中敕。
诸赠太子有后者。
自主其祭。
今请复行此制。
各使子孙奉迎神主。
归祔私庙。
庶别子为祖。
符列国不祧之尊。
远裔传家。
闻圣王教孝之典。
其无后之庙及真顺皇后神主。
即请依太常所奏。
其赠奉天皇帝承天皇帝神主。
既有常号。
礼不可黩。
盖王者不享于下士
诸侯不敢祖天子之义。
纵有主后。
法不当祭。
亦请依太常所奏。
用奇 宋 · 范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七六、《范香溪文集》卷一二
臣言:功难以速成,谓中兴大功也;
至于兵家之策,则又有贵速而不贵久者。
臣且将言之。
夫战久则兵钝,攻久则力屈,暴师久则国用不足,此兵所以贵速也。
敌有可乘之隙,我有决胜之机,行之有疑,反为彼利,此兵所以贵速也。
欲无钝兵、屈力、殚财、动敌机会,则莫若用奇,以求速胜之功。
而用奇者,又莫神于得奇正之变也。
使夫用兵者,以众敌众,以强敌强,战胜则杀伤犹至于相当,不胜则一败涂地。
以为用兵如是而止耳,则虽庸人悍夫,皆可以将百万之师,以临大敌。
惟夫用寡以当众,用弱以当强,转危而安,转败而胜,胜则彼必摧溃而我独全,不胜则不至于甚乱,而敌无以乘我,是岂庸人悍夫所能知哉?
盖有奇正之变,行乎其间,因形制胜,神张鬼翕,变化莫测,虽吾士卒,犹不能窥吾所以胜,况敌人乎?
兵法曰战势不过奇正。
奇正之变,不可胜穷。
奇正相生,如循环无端,必有独得于心,不可以智识,不可以情求者,为能尽之。
昔唐兵之破霍邑也,建成堕马,右军少却,而宋老生乘之,太宗自南原驰下断其军,引兵奋击,遂败老生。
建成阵于城北,是谓正,及其却而致老生,则向之正变而为奇。
太宗自南原驰下,是谓奇,及其断老生军,引兵奋击,则向之奇变而为正。
太宗得奇正之变,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议者以谓非学而能,惟其以正为奇,以奇为正,吾之正,使敌视以为奇,吾之奇,使敌视以为正,是岂可学而能哉?
必有独得于心,不可以智识,不可以情求者也。
历观自古善用兵者,未尝不以奇胜,或示羸而用其锐,或示怯而用其勇,或示缓而用其急,或示近而用其远,或示之败而致其怠,或示之退而致其追,或示以击东而实攻其西,或示以击左而实攻其右,皆因机应变,示敌以可见之形,而不示以不可知之计。
唐李泌肃宗李光弼太原井陉郭子仪冯翊河东,则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将也。
然后命建宁王北并塞与光弼相犄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
肃宗不能用,使庆绪思明挻乱不已。
其后代宗史朝义长孙全绪请休士张势以缀贼,使光弼陈留李抱玉河北,先断其手足,然后纵间贼中,彼胁从者相疑,则贼灭可待。
代宗用其言,遂灭朝义,平河北
臣尝谓禁四将而取巢窟,张势缀贼而断其手足,是皆用奇正之微机不可失者,惟有用有不用,故或有功或无功。
夫先人有夺人之心,投机之会,间不容发,方今讨贼之势,得无与李泌、全绪所言有近似者乎?
惟能出奇正之变,示以可见之形,不示以不可知之计,以成速胜,则善矣。
唐旧书杂论一 其十三 追谥齐王倓兴信公主亡女张氏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四
追谥故齐王倓承天皇帝,兴信公主亡女张氏为恭顺皇后
右《代宗纪第十一》。
追尊亲王为皇帝、皇太子,古未闻也,自太宗以来失之。